十里香,云南高香型茶之一,属中小叶种类型。茶叶口感、品质可以媲美龙井、黄山毛峰等名茶,在唐代就有栽培,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十里香茶原产于昆明东郊金马山麓十里铺,历史上曾被称为“十里贡茶”。
迎上一脸谦和温润的笑。张芳赐从楼上下来,我们在楼道里相遇。张老健步如飞,动作敏捷,不像
云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茶学专业创始人、国际茶叶科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发现
记忆如茶香,事情从
第二年,张芳赐毕业分配到云南农业厅工作。在一次对云南茶叶的调查研究中,昆明东郊十里铺村十里香茶的发现让张芳赐兴奋不已。“凭的就是第一感觉,这个茶非常好!因为刚刚接触过狮峰龙井,但十里香比龙井还要香!十里香鲜叶采摘后,十分钟后会散发出一种特别的香气。”而做出的茶泡水回甘,清香悠远持久。
讲到这里,张老的儿子张健——昆明十里香茶厂副总经理——进屋打开茶盒,拿出一个白底冰花瓶来,只见上面印着红色的字:十里贡茶。他将茶叶轻轻放在茶碟上,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十里香贡茶:条索紧秀,色泽绿润,苗锋匀整,白毫细密,闻起来有亲切的茶香,更有细微、自然的果味与花香,十分独特。
张健用一位台湾泡茶高手教授的方法冲泡十里香,不同的是,水烧开之后,并不马上冲泡,需放掉少部分热量,以免高温灼灭十里香的特质。冲泡出来的十里香汤色浅绿嫩黄,清澈明亮,温润如玉。叶芽在杯中舒展开后清秀有型,让人赏心悦目。清爽新鲜的茶香很快弥散开来,好像历史在一杯水中复活。茶汤滋味醇和,入口即走,茶香却停留在口齿之间,转而变成一种清甜之味。“十里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耐泡!”我们一连喝了十泡,茶味虽然越来越清淡,但仍可回味,茶叶也保持着优雅的形与色。
十里香早在唐朝就有栽培,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喝水要喝吴井水,吃茶要吃十里香。”喝十里香是老昆明的奢华享受。过去,昆明还有茶
年
张芳赐发现十里香茶树的
从这一年开始,张芳赐开始了一场持久的十里香守卫战。“战争”的对象,既是濒临消亡的茶树,也是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年到
研究材料引起省、市领导重视。几经研究,省外贸局划拨近
育苗是漫长而又艰苦的事情。为了在十里香茶的不同植株中选出最好的种苗,张芳赐在学校和观测点之间来回奔波,每次都要花费几个小时。
城市的快速扩张与发展,让茶园面积减少,茶树面临灭顶之灾。原来在十里铺周围还存有
家人起初并不理解张老:一辈子就在保护那几十棵茶树,就算是保护好了,也还只是那几十棵茶树,大多数人还是不知道十里香。
“十里香太脆弱了!”张芳赐感叹,自己一个人认识到十里香的重要,还不足以挽救它。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十里香有了认识,才能保护发展。但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要培育,要选优,都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农作物与其他产业相比,见效慢,商人并不看好。同时,培育工作还受到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
要保护十里香,必须加以发展。
十里香的保护工作得到了认同。
年,已经退休的张教授“退而不休”,不辞辛劳,跑遍昆明十多个县区,寻找适合十里香茶生长的环境。通过反复进行土壤、气候、光照等对比分析验证,张芳赐把十里香茶生产基地选择在石林风景区附近的山头上村。目前,已经建立了
去年一场春旱,茶苗一下子干枯了几十亩,让张老心疼不已,只得重新扦插、培育……
年,张芳赐退休。原本,张老的生活会是另一番景象,受在美国工作生活的二个子女的邀请,去大洋彼岸安享晚年。但是,
年来,张芳赐把自己的工资都拿来投入到了对十里香的研究保护和发展工作之中。四个子女从不理解父亲的所作所为,到现在终于被父亲的执着精神所打动——这不是一项简单的茶叶保护,更是文物抢救工作。一旦工作停滞,从头再来要花费巨大的代价,而结果如何谁也无法预料。
茶香浸润的生命,柔韧坚毅。张芳赐生在铁观音的故乡福建,又在名茶众多的安徽求学,大学毕业即来到云南,全身都沾染着茶香茶气。茶缘与生俱来,此生注定和茶绽放。
张老的床上摆满各种研究报告和茶树标本,标本标签上记录着采集自何处,海拔多少。他涉猎的范围不只是十里香。他长期从事茶树资源的研究、调查和保护工作。如何将十里香的香气嫁接到大叶种上,提升大叶种的茶品质,如何认定云南是“世界茶源”,这都是张老的工作。
“中国学者近百年来积极开展茶树原产地问题的学术调查和研究。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吴觉农和安徽农学院陈椽教授、浙江农业大学庄晚芳教授、云南农业大学张芳赐教授等人,在这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是陈彬藩在香港出版的专著《茶经新篇》对张芳赐的评价。
张健说,有人为父亲的精神打动,无偿转让了已经被注册的“十里香”商标。如果被外省抢注,就是花巨资也难要回,十里香的发展就失去它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
聊起在怒江丙中洛做茶树资源调查,张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坦然:“当地人带着怀疑的目光,反复问,你们真的来搞调查?那边条件确实艰苦,大蚊子毒,晚上要挂蚊帐。挂了蚊帐也不管用,有一种小虫能钻进去。”更让人谈虫色变的是蜱虫,怒江曾发生过蜱虫叮咬染病,这种虫子进入到体内肿胀以后才能发觉。
不过一说到茶,张老就笑逐颜开,全身放松。“我给你讲一个好玩的事情,农大茶学系的老师明显高寿。呵呵!”“我喜欢茶园,现在每周都去石林茶园看看,一下地就干活,在茶园我感到高兴。”在他眼中,那些茁壮生长的茶苗茶树,仿佛是自己的另一群孩子。
三个半小时的长谈一晃而过,我们约好十里香采摘的时候去茶园看看。那时,十里香会是百里香、千里香、甚至是万里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