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于低温制程,大部分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未熟化。未熟化的蛋白质在酶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茶汤鲜甜味增加;未熟化的纤维素会分解成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茶汤甜味增加,层次感增加;未熟化的淀粉会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蔗糖和还原糖,茶汤甜味增加。
2、由于低温制程,茶叶表面的微生物种群有一定残留,并且参与后发酵。
3、由于低温制程,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茶叶自身含有的生物酶的活性部分保留参与后发酵,一部分由微生物(主要是黑曲菌、酵母菌、根霉、毛霉)产生的外源酶也参与后发酵。
总之,普洱晒青的后发酵过程是酶促氧化、非酶促氧化、湿热作用和微生物作用进行的后发酵过程。它需要一定的水分,水是重要的反应物,但不希望霉菌,特别是灰绿曲美和黄曲霉的生长,所以湿度不能太大。它需要一定的温度,但不能超过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变性的温度。
是高温使得炒青、蒸青、烘青和乌龙茶香气滋味定型,是低温使得晒青保持一定的“活力”,所以制成饼的生茶进入烘房时间过长或烘房温度过高会失活,导致后发酵困难。
后发酵使得普洱茶的香气物质增加,化合物增加,甜味增加,水溶物增加,茶汤厚重,层次感增加。刺激性减弱(茶丹宁被氧化,茶多酚被氧化,咖啡因和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形成络合物)。
以上指普洱生茶自然条件下的后发酵,不包括熟茶。 普洱熟茶的后发酵黑曲菌、酵母菌起主要作用。
普洱生茶后发酵的关键是,控制灰绿曲霉和黄曲霉等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促进黑曲霉、根霉、毛霉,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促进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茶叶自身含有的生物酶的活性恢复,促进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的水解(如不水解,蛋白质和淀粉变质后会有难闻难喝的味道),适当非酶促氧化(一般氧化)。
普洱茶的丰富性来源于后发酵方式的多样化,是酶促氧化、非酶促氧化、湿热作用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有一部分微生物是厌氧菌,需要在缺氧或氧气稀少的情况下才会起作用。散茶不压饼,时间长了,非酶促氧化(自然氧化)过度,会导致茶味变淡,茶气减弱。而且,因为没有经过厌氧菌发酵,茶味的丰富性不如饼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