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0

时间


时间这个概念对茶而言,至少有两层基本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物理层面上的,即我们一直强调的不同的情况下,每道泡茶所需要的不同浸泡时间,或者前后几道茶的累计即某一种茶的冲泡时间,又或者是不同集中茶的累计即一次茶会的时间。第二层含义是泡茶行为发生时所隐含的在物理时间之外的具有形式感的形式,这些时间形式与茶的属性和艺术心理有关。


茶类属性所代表的时间感与其采制时节基本无关,而是与发酵、焙火、揉捻和萎凋等工艺程度有关系,其中与茶的发酵度最为密切。如果是以一天为一个单位循环而以清晨为起点,或者以四季为一个单位循环以春季为起点,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起点至终点之间不同时间点所对应的茶性是呈发酵、焙火、揉捻和萎凋逐渐加深的状态。


换言之,一天之内,清晨最宜绿茶,中午前后乌龙甚好,从下午到晚上则可依次选择熟火乌龙,红茶和普洱;一年之内,春夏秋冬分别可以饮用绿茶、乌龙、红茶和普洱;在短时间内如一次茶会上需要品饮不同的茶的话,那么品饮的顺序应该是按照发酵度加深即从绿茶到普洱熟茶这样的顺序;而对于窨花茶来说,茉莉香片适宜清晨或者春季,桂花乌龙最解午后困倦或夏日炎炎,以人参入味之茶则可选择在傍晚或者秋冬饮用。


茶类属性所对应的时间感无疑是饮茶习惯中的经验之谈,但这种习惯性行为是建立在以茶对人体的保健功用及生理系统对茶的反应的基准之上。比如不常饮茶的人在一次茶会上连续品饮不同的茶汤可能会引起茶醉反应。所谓茶醉,即由于茶汤中的咖啡碱过度刺激神经所引起的一些头晕心悸或者瘫软呕吐等现象,而破解之法异常简单,随即吃些糖果或者茶点则立竿见影。爱茶之人大多会觉得边吃茶果不利于充分感受茶汤的滋味,那么如果在茶会上尽量注意按发酵度从无到有,从轻到重,循序渐进地品茶,则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茶醉发生。而在一天之内,我们选择在清晨喝绿茶是因为其不发酵的特性最能使得其茶汤而最能振奋精神,而随着茶叶发酵度的加深,其刺激性逐渐减少,而适合更晚的时间。就四季而言,春天万物生发,绿茶蓬勃葱茏的时间感正与这个季节取得连接,而冬藏之时却更适宜普洱的安静厚重。


以上所述的关于茶叶自身属性的时间感潜移默化地成为了我们心理时间感的基础,因此在不同的茶和不同的人之间相应建立起了某种关联。如果为孩子准备茶会,那么绿茶最适合他们;对于故扮老成的盛气少年,极轻发酵的乌龙茶最能表达他们当前的品味;而焙过火的茶叶如岩茶等应该是为有阅历和沉淀的中年男性所爱;当年轻女性在泡茶的时候也许会有选择窨花茶的倾向;母亲会为我们准备红茶;而爷爷辈的长者总是守着一壶普洱......


以上茶与时间及与人的对应只是为了提供一个普遍化的概念,万不可作为一个程式化的法则,而在实际的泡茶行为中发而应该打破这种规则化的概念。

 


上一篇:怎样才可以买到真正的好茶? 下一篇:下午茶有礼仪规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