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六大奇特之处】
①产地之奇,是指北回归线两侧的澜沧江流域;
②品种之奇,是指云南乔木型大叶种茶;
③制作之奇,是指后发酵的加工工艺;
④形状之奇,是指有沱有饼有砖,还有大若南瓜小似弹丸等形状;
⑤品质之奇,是指越陈越香;
⑥饮用之奇,是指经久耐泡,十多泡之后,其味不减,其色亦艳。
【普洱五种拼配现象】
①季节拼配:春茶拼配秋茶为增加口感、降低成本与量产,拼入雨水茶为降低成本与量产。②茶种拼配:降低成本与量产、增加口感、稳定批次质量。
③级数拼配:降低成本与增加美观。
④年份拼配:稳定质量、增加口感、量产。
⑤发酵度拼配:增加、改变口感。
【普洱茶汤浑浊的原因】
1.撬茶时撬碎得太碎,碎茶末较多。
2.茶叶本身显毫,茸毛较多。
3. 茶饼制作过程中附着的杂质,如炒茶时的糊茶末,被揉进茶条里。
4.冷后浑即乳凝现象。普洱茶,汤浓,冷却后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汤现象,拿起杯晃动 时,有一些象丝络状的物质在飘浮着,有一种说法是品质越好的普洱茶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性极大,再加热后茶汤又会转变清透。
5.新普洱茶,正处在发酵期,菌类大量繁殖,茶正处于转化过程,所以会浑浊。
【醒茶分为干醒与湿醒】
陈放许久的茶,立刻喝,难免有沉闷之感,甚至夹杂各种异味,这就需要醒茶。
1.干醒:即将茶叶拆散、避光、通风静置,通过改变茶的存储方式,唤醒茶质凝聚茶香,去除杂味。
2.湿醒。即洗茶,但更是润茶而不是烫茶。新茶、春茶、较嫩的茶最好用85度左右的水,如此后续滋味明显好过用95度以上的水。
【关于普洱茶原料品级选择的误区】
1.毛料品级越高越好,甚至有人追捧纯芽头即一级料。纯芽头料极易造成茶饼紧压过实的现象,恰恰不利于普洱茶的后续发酵及内含物质的后期转化。
2.原料品级越高,营养价值越高。权威部门检测,普洱茶七级料中含“还原总糖”量最高,这正是其被大量用于饼茶的重要原因。
【毛茶与茶菁的区别】
毛茶——指的是经过了杀青、萎凋、揉捻、干燥等加工工序后的初制干茶,毛茶经过分拣、分类和后序加工程度才是成品茶。例如:普洱毛茶、铁观音毛茶……
茶箐——通常指的是从茶树上采下来的鲜叶,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工序的茶叶。通常用来泛指茶区、产地。例如云南箐、四川箐、福建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