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0

了不起的后月晒红


那么多年下来,吕总做失败了无数的项目,但众筹茶成功了。看似颇有些幸存者偏差的吊诡,无数人模仿众筹茶模式,却无一模仿者成功。 

没有数不清的失败,哪有后来的成功。失败实实在在积累了经验。比如大师指点了三招,结果两招是错的,一招跑通了。旁人看来,这是大师点石成金,其实掌握了真实情况的只有知道实际试错信息的吕总。站在最前沿,只有不断试错才会进步。吕总这么多年一直没停过。他的进步没停过,现在我经常叫吕总,大师。

上次参观了后月厂之后,更坚定了这个想法。后月的普洱茶故事,那是一个精彩的成长故事,慢慢再谈。但这篇文章只以晒红为例。

晒红怎么做,说来简单,萎凋,发酵,晒干。可如何稳定品质,如何保证口感,如何做出来好喝,这却是企业家该想的问题。

怎么办?思路创新,然后不断试错。

大概有五个方面。

第一,运输鲜叶,要用透气的筐,一筐3-4公斤。说来简单,但却是试出来的成果。

▲运送茶叶的示意图

 

第二,萎凋。边翻边抖,让茶叶梗和鲜叶同步萎凋,这样加工很费力,工钱也是正常的3-4倍。

▲萎凋叶

第三,揉捻。两次揉捻,第一次大约40分钟,揉捻、抖散开,静置十分钟再第二次揉捻十分钟。


第四,发酵。有控温、控湿的发酵房。保证清洁是第一。


第五,晒干。晒红是靠天吃饭。这个也没过多的办法。

吕总的晒红,拿给专业评茶员喝,点评结果是喝来没生青味,汤也滑,没什么缺点。

这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其实关于这款茶,吕总在晒红白皮书里讲得很详尽。

这里引述一点点文字:

1,原料

选用海拔1600米以上、树龄50—60年的生态茶鲜叶为原料,高海拔、森林覆盖特征明显;区别市场上某些选用坝区的低海拔台地茶作原料,茶韵味不足,茶汤甚至卡喉、痒,不解渴。

2,工艺

我们这款晒红茶是由台湾梁祥田老师总设计生产工艺,据了解,目前在云南这种工艺还是比较新颖、也是比较先进的。

主要区别在于我们的工艺目标转到做使人健康的茶,不再拘泥于口感的纠缠,在鲜叶处理和发酵都重新做了改进,比常见晒红茶增加了一倍还多的工作量,但这些都是值得的。

3,口感、香气

我们的晒红茶汤润、柔和,很多常见的晒红茶燥、硬;

燥比较容易理解,简单说来就是口腔感觉粗燥,甚至喝了让人口渴;硬就不好理解,润我们理解就是汤水是细和糯并存的,反之就是硬。

我们的红茶香气是优雅的花果香,很多晒红会有薯香,还会有酸味。

4,体感

我们常说一款好的茶就是喝了让人舒服,喝了停不下来,可以一天从早喝到晚,甚至可以重复喝、连续泡五次六次茶,每泡都喝到尾水。充分说明该茶原料生态极佳,茶气循环好,故身体吸收佳。

简单粗暴,直接有效,看得懂,用得上。

什么是晒红白皮书,就是把制作这款茶的所有信息,竭尽所能地展现清晰。

众筹的模式大同小异,为何在茶界只有吕总做成了?

一方面可以说吕总的互联网思维,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老吕有关键时刻Showhand的胆量。不会总想着留个后手,众筹茶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份坦诚。

有人说,这事只有老吕做得成,要么撞死,要么撞出一条路,这条路老吕撞出来了。

其实哪儿那么容易撞死,很多人连墙都没碰过,老吕撞了100次墙,堪称是百败之将,但是却是我认识的这个行业中最好的最值得信任的百败之将。

|李扬

|后月


上一篇:可能否 下一篇:如何伪装成一位很懂红茶的清淡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