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背影
发布时间:2019-08-21 12:02:29
远去的背影
千年的驿铃声已渐行渐远
村庄在传说与故事中慢慢老去
那些和顺女人曾经光鲜与凄迷的往昔
也在春风秋雨的剥蚀中
越来越模糊、迷朦……
这个系在古道边的村庄,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热门景点。每当看见游客在那些残旧的老牌坊、洗衣亭前或欢天喜地或忸怩作态地摆着
古道本是男人的故事。和顺男人跟着马帮走出去,贩丝贩茶贩麻线,又驮着棉纱玉石和银子回来,但走得再远,他们的归宿是村庄,他们的梦想是家园,当然,还有女人!
家园,因为有了女人才如此温暖慰藉,令人牵肠挂肚。
村庄,也因为有了女人才变得如此鲜活、生动。
因为来往古道经商,这儿的男人又巴家。这乡里便山青水绿,粉墙青瓦、庭院层叠,日子富足,这乡里的便女人漂亮时髦,比腾冲其它地方女人都穿得光鲜,脸蛋儿也搽得喷香,有羡慕嫉妒恨者说她们“爱的是
在古道上讨生活、做生意的男人们心疼在家的女人,专门为她们在家乡小河上修了些古朴美丽的洗衣亭,在她们每日里洗衣淘米洗菜时为她们避风挡雨遮太阳,小河边便总是有女人白白的胳膊挥动,总是传出些或温婉或娇嗔或放肆的笑语声……据说,民国年间有个京城回来的有名的才子,看着这道风景线,看得上了瘾,放着官不做,每日只管来这河堤上写诗喝酒看女人。
可是,这儿四乡的人却唱着一个民谣:
有女莫嫁和顺乡
异国黄土埋骨肉
多年以来,在这里做田野考察时,我和我的伙伴走在和顺乡窄窄的用青石板铺成的幽幽巷道里,坐在那些飞檐斗拱又空空如也的百年老屋中,时常看到那些佝偻着脊背踽踽独行的女人的身影,在丝丝缕缕的白发飘动中,听到最多的是这些古道女人们留守的往事……
岁的李老太太对我们说:我
和顺在家的女人们最怕的莫过于“送押书钱”的人了,张天祝
很富有的人家也有把棺木遗体送回家乡安葬的,叫做“发秋子”,村里,接“秋子”的女人常有一头撞昏在棺木前的,场面很是惨烈。
活寡妇的日子惨淡而凄凉,哪怕是在最有钱的人家也叫人齿寒。和顺水碓村寸如东家是腾冲有名的大户,寸如东的儿子讨了媳妇后便去缅甸做生意,
和顺这样的女人多,贞节牌坊也特别多。四五十年前,大大小小的牌坊立满了村头巷尾,它们曾是宗族的骄傲,族人总是以极为恭敬的语气讲到这些牌坊上的女人们。我常想,不知道在凄风冷雨的日子,在四周寂寂的暗夜,这些冰凉的石碑下,会不会有人听到女人嘤嘤的哭声与叹息?文革时,这些牌坊大多被“革命”掉了,如今,离乡公所不远的丁字路口还残留有七、八方青石碑志,那些女人们哀哀的故事便留在了墙上。“清
千年的驿铃声已渐行渐远,村庄在传说与故事中慢慢老去,那些和顺女人曾经光鲜与凄迷的往昔也在春风秋雨的剥蚀中越来越模糊、迷朦……不知还有没有人愿听这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