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年轻人不爱喝茶了,如何看待茶文化的未来和茶道的继承?
发布时间:2019-07-31 16:32:51
有次晚上看案子看烦了,打开一个英国关于茶的记录片,其中有一幕,是几名建筑工人在阴冷的工地上劳作之后,回到简单的棚屋,稍微歇口气,大铁壶煮茶,大口杯唏哩呼噜喝。
我按下暂停键,烧水、沏茶,在冰箱里搜刮点零碎吃的。茶是潮汕人嗜之如命的凤凰单枞,窗外是明州冬天不停歇的北风,晚饭剩下半只烤鸡,从鸡架子上撕下来一点鸡脯肉,面包夹着,来顿简单的夜宵。
一个是脑力劳动,一个是体力劳动,但这时候的心境是一样的:暂时放下身下的重担,喘口气,歇歇脚,来一壶熟茶,然后继续勇敢地去爬生活这座高山。
什么是“茶文化”?
有人也许会想到穿着旗袍的漂亮小姐姐,用精致的茶具表演着茶道,想到落花、烟雨、江南、精致的点心,悠扬的古琴。
但这只是茶文化的一部分。
大家脑海中可能会有这么一位门房大爷,用糖水黄桃罐头的玻璃瓶装着茶水,瓶子上的标签,撕掉了一半,泛着刺拉拉的白边,从暖瓶里到出水来,茶叶打了几个转,然后舒展开来。院子里有孩子的笑,有收废品的吆喝,有自行车的车铃声。
毕竟—茶是给人喝的。
我现在二十出头,但已经喝了快10年的茶。
中学的时候星巴克刚刚兴起来,那时候去星巴克买个杯子都能当奢侈品,放在课桌一脚。下午第一节课的时候泡个茶包,捧起杯子来把脸贴上去,感觉就像是用热毛巾擦了一遍脸一样,光凭着一股子热气就已经够提神了。
大学的时候,室友和我懒起来各有千秋,没有一个去开水房打水的,三个和尚没水喝,自然也喝不上热茶,于是每天都去楼下小卖部买瓶装的茶饮。这玩意,要么耐心点等到了教室再喝,要不就是路上喝完,要是喝了一半的话,路上一颠,上面会起沫子,看上去就和另一种黄色液体一样,会给人笑说是东方X液。
到了国外,每次回家都会补充一下库存。我妈说,我爸每次得了好茶叶,好酒,都得唠叨好几遍说这个给儿子留着,等他回国的时候让他带回去。我老爸每次起得很早,跑上一壶茶看新闻,我回国在家的时候,老爸从单位里打个电话回来,说壶里的茶就泡过一遍,你接着喝正好。
你说,现在年轻人不爱喝茶,“茶文化”和“茶道”不存在了。
说起茶文化,茶道,又何必摆开架势,劳心费力的去参什么“禅”,悟什么“道”呢?
大道无形,只要喝茶让人觉得舒服,在人这么大的一个世界里,得到一点小小的,专属于自己的慰藉,这就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