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茶文化-茶的故事-文学
发布时间:2019-07-27 13:59:00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从古至今就是文人墨客的喜爱之物,所以由茶衍生出的文学作品也可谓是汗牛充栋。其中包括书籍、诗词、绘画、书法等。今天我们就聊聊关于茶的文学作品。
要说关于茶的作品最出名非陆羽的《茶经》莫属。《茶经》是当今世界第一部对茶完整全面介绍的著作。笔者之前文章曾提茶字曾作“荼”,就是陆羽把该字做成“茶”。取义为“人在草木间“,道家讲究天人合一,茶来自草木,因为人而获得独特的价值,陆羽将多用作药用的树叶变成了华夏民族优秀的文化与精神。陆羽为写此书历经近三十年,游历了当年的大半个中国历经风餐露宿,亲自调查实践,研究总结,从茶的起源、生产、饮用等各个方面全面的叙述了茶。后被世人称为茶圣。除《茶经》外从唐至清还有几十部著作,在这就不一一赘述了。
我国既是“茶的国度”,又是“诗的国家”,因此茶很早就渗透进诗词之中,从最早出现的茶诗到现在,历时一千七百年,为数众多的诗人,文学家已创作了不少优美的茶叶诗词。关于茶的古诗也高达2000首以上,白居易、苏东坡、范仲淹、柳宗元等许多大诗人都曾写过茶诗。如:
咏茶叶
王心鉴
千挑万选白云间,铜锅焙炒柴火煎。
泥壶醇香增诗趣,瓷瓯碧翠泯忧欢。
老聃悟道养雅志,元亮清谈祛俗喧。
不经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鲜。
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咏安溪铁观音
苏轼
从来佳茗似佳人,绰约丰姿任品斟。
流韵标香谁第一?风华绝代铁观音。
等等都是专门写茶的诗可谓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除了书籍和诗词以外,关于茶的书画作品也具有很大魅力。
苏东坡曾对茶与画的关系有过精辟的论述:“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黔晰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这就是说,茶与画虽然形式各异,但其内涵与美感却是相通的。所以很多茶画高手,本身就是诗书画或者别的才艺皆通的艺术家,在画上题诗,诗画同赏,别有韵味。其实中国文人所好的也就“琴棋书画诗曲茶”那七件事,就精神内涵而言,本身就是相通的。像徐渭,不仅写了很多茶诗,还依陆羽之范,撰有《茶经》一卷,他还开创了青藤画派,其《煎茶七类》可以说是茶文化与书法艺术双绝,扬州八怪、近代的吴昌颂、齐白石都受其影响。齐白石送“毛主席正”的《茶具梅花图》就特别具有想象力,一只梅花,两只茶杯,一个大茶壶,使人不禁联想到画中之情、画外之画——两位知音好友一边品尝香茗,一边观赏红梅白雪。主人、客人俱入画境中,这种以实写虚,突出意境,显得简单平淡却又十分意味深长。
茶与画的结缘,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是非常值得大书一笔。茶有禅意,茶禅一味,不少画家借画反映出不少深入浅出的哲理,耐人寻思。朱锡绶在《幽梦续影》云:“真嗜酒者气雄,真嗜茶者神清”,使得不少古今不少传统画家,跟画结下不解之缘,哪怕是自娱,也有颇得一番回味,就跟品尝一杯佳茗一般。
关于茶的书法作品,著名的茶帖有:唐怀素《苦笋帖》宋苏轼《啜茶帖》宋《季常帖》《新岁展庆帖》宋蔡襄《精茶帖》 、《天际乌云帖》宋米芾《笤溪帖》宋赵令畴《赐茶帖》清金农《玉川子嗜茶帖》等。
古代文人除了吟诗还有一大爱好,那就是作对,所以在喝茶这种休闲时刻也衍生出很多对联,以此命名为茶联。如清代著名文人郑板桥,一生写了不少对联,其中有不少茶联佳作,如:“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我国各地茶馆、茶楼、茶园、茶亭的门庭或石柱上,往往有这样的对联、匾额。茶中店的对联如:“瑞草抽芽分雀舌,名花采蕊结龙团。”雀舌、龙团都是名茶。茶馆的对联如:“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称颂所用茶、水之俱佳。茶联美化了环境,增强了文化气息,可以促进品茗情趣。
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品位。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艺术。茶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