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汤清因芽贵
发布时间:2019-01-05 17:10:59
...
对茶研习弥深,我们便会发现,茶芽过嫩、味道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新梢茶芽一芽一叶的茶多酚含量高于单芽茶;决定着茶叶滋味鲜爽的氨基酸,在嫩梗中的含量高于单芽茶;决定着茶叶鲜爽的氨基酸,在嫩梗中的含量高于芽叶尽三倍之多;反映着茶汤浓醇、厚重滋味的咖啡碱含量,一般以第二叶含量最高。明白了这些细节和奥秘,我们在喝茶时,是否还会仅仅以形美的单芽论品质呢?
茶芽的肥瘦,并非考量好茶的标准。《金陵琐事》中的云泉道人说:“凡茶肥者甘,甘则不香。茶瘦者苦,苦则香。”读此句,常让我想起“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味蕴。好茶剩余烂石之上,往往其芽长于叶,瘦削挺拔,不过,许次纾在《茶疏》里,提到关于龙井茶的种植观点,耐人寻味,他说:“钱塘诸山,产茶甚多,南山尽佳,北山稍劣。北山勤于用粪,茶虽易壮,气韵反薄。”这确实是懂茶人的独到见解。
对生态绝佳的茶山而言,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因此,越是生态好的高山茶,其采摘就会越晚。如果我们仍执着于喝茶追早的错误理念,买到的茶,不是大鹏茶、化肥茶或平地茶,就是早熟或是植物激素催生的茶。茶虽以清明之前为贵,但是明前、雨前茶的分类,是根据长江流域、江南茶区的气候条件来划分的,原则上,每相隔500公里的气候条件,便会相差一个节气,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茶区,是无法套用明前这个概念的。
嫩绿微黄是春茶的重要特征。当市场一味的只追求色绿的时候,大量的低温杀青茶,便会应运而生,主要表现为:瀹泡时的青气重、有涩味,刺激胃等。传统的杀青方式,必须使杀青叶的叶面温度,迅速达到80℃以上,并保持2-3分钟,才能完全实现多酚氧化酶的热变性。高温杀青,也有利于绿茶高沸点香气的形成。
既然杀青时的叶面温度会高达80℃以上,并保持一段时间,那么,那些用低温水泡茶的方式,就是值得商榷的。更有甚者,还有人宣传用冷水泡茶。茶本苦寒之物,低温水泡茶寒上加寒,香气物质难以挥发出来,对健康百害而无一利。《本草纲目》饮用陈藏器曰:“茶苦寒,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人不睡。饮之宜热,冷则痰聚。”古人经常讲,大抵饮茶宜热宜少,空腹最忌之。沸水泡茶,包含着传统养生的智慧,用热水泡茶,包含着传统养生的智慧,用热水泡茶抵消茶的部分寒性,这就是古人“去性存用”的妙处。
...